在電子制造業中,潔凈廠房的設計質量直接決定了產品良率、生產穩定性及設備使用壽命。電子元件(如芯片、半導體、精密傳感器等)對環境中的微粒、溫濕度、靜電、振動等因素極為敏感,因此潔凈廠房設計需圍繞“精準控制污染”、“保障生產安全”、“提升運營效率”三大核心目標展開,以下是關鍵設計要點的系統梳理:
1、潔凈度等級與分區設計
潔凈等級是設計的核心基準,需嚴格依據生產工藝要求確定,避免過度設計導致成本浪費或等級不足影響產品質量。例如:
1)核心生產區(如芯片封裝區)需達到ISO 3-5級(百級至千級);
2)輔助生產區(如設備安裝區)可設計為ISO 6-7級(萬級至十萬級);
3)更衣緩沖間通常為ISO 7-8級;
分區設計需遵循"梯度壓差"原則,潔凈度高的區域對相鄰低級別區域保持5-10Pa正壓,防止交叉污染。
2、平面布局的合理性與流程優化
平面布局需兼顧“工藝連續性”、“污染控制”、“人員/物料動線分離”三大原則,減少無效移動和交叉污染風險。
1)工藝動線優先
按生產流程(如原材料入庫→清洗→光刻→蝕刻→封裝→檢測→出庫)規劃布局,確保物料運輸路徑最短,避免迂回。例如將潔凈度要求最高的“核心工藝區”(如晶圓加工)設置在廠房中心,周圍環繞輔助區(如設備機房、備件庫),減少外部干擾;同時,將產生粉塵或廢氣的工序(如焊接、蝕刻)單獨隔離,設置局部排風系統。
2)人員與物料凈化路徑分離
人員進入潔凈區需經過“更衣→洗手→風淋”三級凈化,不同潔凈等級區域的更衣間需獨立設置,避免交叉污染;物料則需通過“外區拆包→緩沖消毒→風淋傳遞”路徑進入,傳遞窗需具備互鎖功能(防止兩門同時開啟),且與生產區直接連通的傳遞窗需配備高效空氣過濾器(HEPA)。此外,應避免人員動線與物料動線交叉,例如將人員入口設置在廠房一側,物料入口設置在另一側,通過不同走廊連接各生產區。
3、溫濕度與靜電的精準控制
電子元件對溫濕度和靜電極為敏感,需通過系統設計實現穩定控制,避免影響產品性能或導致元件損壞。
1)溫濕度控制
根據工藝要求設定溫濕度范圍,通常電子廠潔凈區溫度控制在22±2℃,相對濕度控制在45±5%(部分工藝如光刻需更精準,溫度±0.1℃,濕度±2%)。為實現精準控制,需在空調系統中設置“加熱→冷卻→加濕→除濕”模塊,且每個潔凈分區需單獨設置溫濕度傳感器,通過PLC系統實時調節;同時,避免在潔凈區設置散熱器或加濕器(防止滋生微生物或產生微粒),采用風管式空調系統,且送風口需均勻分布,確保溫濕度均勻性(同一區域內溫度差≤2℃,濕度差≤5%)。
2)靜電控制
靜電可能導致電子元件擊穿、數據丟失或吸附微粒,需從“接地、屏蔽、中和”三方面設計。
4、結構與裝修材料的選型
潔凈廠房的結構和裝修材料需滿足“無微粒脫落、易清潔、耐腐蝕”的要求,同時避免產生污染。
5、輔助系統的配套設計
除核心系統外,給排水、電氣、消防等輔助系統的設計需與潔凈要求協同,避免產生污染或安全隱患。

收藏我們
在線留言
站點地圖
全國咨詢熱線 : 
